二、1.【参考答案】(1)难道 (2)也 (3)赠送 (4)慰勉,劝勉
2.【参考答案】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
3.【参考答案】D。解析:王安石和子固、正之并非同学,题目中的“同学”是“共同学习圣人”的意思。
【参考译文】长江之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并和他交朋友。淮河之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这两位贤人,不曾互相往来,不曾互相交谈,也没有互相交换过书信和礼品。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都是相同的吗?我注意考察他们的言行,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竟是多么少呀!应该说,这是他们学习圣人的结果。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他们相似就是必然的了。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话。于是我知道被人们认为是贤人的人,他们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子固写了一篇《怀友》送给我,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帮助,以便达到中庸的标准才肯罢休。正之也经常这样说。驾着车子稳步前进,辗过中庸的门庭而进入内室,除了这两位贤人还能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肯定自己有可能达到中庸的境地,但也愿意跟在他们左右奔走。在他们的帮助下前进,大概能够达到目的。
唉!做官的各有自己的职守,由于个人私事的牵制,我们之间不能经常相聚,作《同学一首别子固》,用来互相告诫,并且互相慰勉。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