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结核的传播与病理变化
1.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①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
②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③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者,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④影响传染性的因素:通风换气,减少空间微滴的密度是减少肺结核传播的有效措施。
⑤化学治疗对结核病传染性的影响:接受化学治疗后,痰内结合分支杆菌不但数量减少,活力也减弱或丧失。
2.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二、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多为午后潮热。部分患者有结核中毒症状: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
体征:多寡不一,取决于病变性质和范围。
三、治疗
1.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原则
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2.常用抗结核病药物
①异烟肼:早期杀菌力最强;常用量:成人剂量每日300mg,顿服;副作用:药物性肝炎,周围神经炎。
②利福平:快速杀菌;常用量:每日450~600mg;副作用: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③吡嗪酰胺:杀菌作用;常用量:成人用药为1.5g/d;副作用:高尿酸血症、肝损害、食欲不振、关节痛和恶心。
④乙胺丁醇:成人剂量为0.75~1.0g/d;副作用:视神经炎。
⑤链霉素:杀菌作用;常用量:肌内注射,0.75g/d,每周5次;副作用:耳毒性、前庭功能损害和肾毒性等。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