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 | 临床表现 | 护理 |
淤血红润期 | 局部皮肤受压或受潮湿刺激后,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有的无肿热反应。 | 此期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局部继续受压,使之悬空,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保持局部干燥,增加翻身次数。 |
炎性浸润期 | 如果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受压表面皮色转为紫红,皮肤因水肿变薄而出现水疱,此时极易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 | 护理重点是保护皮肤,避免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对未破的小水疱应减少摩擦,防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液体(不剪表面)后,表面涂以2%碘酒或用红外线照射,每次15分钟,保持创面干燥。 |
浅度溃疡期 | 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 | 此时应清洁创面,祛腐生新,促其愈合,根据伤口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
深度溃疡期 | 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可达骨骼,甚至引起败血症。 | 外科手术。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