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统
当前位置:

护理必考知识点:常用卧位的适应症

2018-06-0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枕头横立于床头,头偏向一侧。

①全身麻醉后尚未清醒或昏迷的患者,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并发症;

②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术后68小时的病人,用于防止颅内压降低所引起的头痛。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①要求:病人头胸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②适用范围: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回心血量。

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会阴冲洗等。

2.侧卧位

1)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3)臀部肌内注射,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3.半坐卧位:床头3050°

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作用:可减少局部出血。

2)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的患者。作用: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增加肺活量;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作用:腹腔渗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4)腹部手术后的患者。作用: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5)对于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作用:使病人逐渐适应体位变化,利于向站立过渡。

4.端坐位:床头7080°,膝下支架1520°

左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因极度呼吸困难而被迫端坐。

5.俯卧位:两臂屈肘放于头两侧,头偏向一侧。

1)腰、背部检查或胰、胆管造影检查的患者;

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3)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原因:可使腹腔容积增大,以缓解胃肠胀气。

6.头低足高位:床尾垫高1530cm

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引出;

3)妊娠时胎膜早破,以防止脐带脱出;

4)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7.头高足低位:床头垫高1530cm

1)颈椎骨折的患者颅骨牵引时,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2)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3)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8.膝胸位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2)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3)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9.截石位

1)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

2)产妇分娩。

(三)更换卧位的方法

1.双人更换卧位——甲:托住患者颈肩腰;乙:托住患者臀部和腘窝。

2.三人更换卧位——甲:托头颈肩及胸部;乙:背腰臀部;丙:膝及脚部。

3.三人协助患者轴线翻身法——甲:固定患者头部,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部随躯干一起慢慢移动;乙: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肩背部;丙: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腰臀部。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