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统
当前位置:

护理学常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

2023-07-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1.病因:药物因素为再障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2.主要临床表现: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但多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1)重型再障: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再障进展而来。

①贫血: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进行性加重。

②出血:皮肤可有出血点、紫癜或大片瘀斑,口腔黏膜有血疱,眼结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深部脏器出血时可见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

感染:多数病人有发热,体温在39℃以上,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黏膜感染等。

(2)非重型再障:起病和进展较缓慢,贫血、感染和出血的程度较重型轻,也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

3.检查:①血象:全血细胞减少。②骨髓象:是确诊再障的主要依据。

4.药物治疗:雄激素是目前治疗非重症再障的首选药,重症再障首选造血生长因子。

5.护理

(1)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及时发现新的出血、重症出血及其先兆。血小板<20×109/L时要警惕颅内出血,嘱患者多卧床休息,观察患者有无颅内出血先兆,如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等。若发生颅内出血,应迅速通知医生;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遵医嘱给予脱水药、止血药或输浓缩血小板液;头部置冰帽或冰袋;高流量吸氧。

(2)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感染的预防和有效控制是治疗的关键。应限制探视人数及次数,严格无菌操作;白细胞计数≤1.0×109/L者,实行保护性隔离。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出现发热提示有感染存在时,应早期根据药敏试验及时应用抗生素。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