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统
当前位置:

临床医学常考点-便秘

2023-07-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便秘不仅是一种疾病,还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粪便排出困难,便质干燥、坚硬。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一、病因

便秘原因十分复杂,可以是结肠的传输能力受到损害(运动失调),也可因肛管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另外,众多的消化道疾病、药物及神经、内分泌或代谢系统的异常也可引起慢性便秘。

二、诊断

1.慢传输型便秘

即肠道运输能力减弱引起的便秘。以年轻女性多见,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常伴有腹部膨胀和不适感。作结肠传输时间测定时可发现全结肠传输慢或乙状结肠、直肠传输延迟。

2.直肠前突

多见于女性,因直肠阴道隔薄弱,长期在排便时粪便的压迫下向阴道凸出引起便秘。排便因难是突出症状。直肠指检是主要诊断手段,排便造影可直接显示直肠前突宽度和深度。

3.直肠黏膜脱垂

因直肠黏膜松弛、脱垂,排便时形成套叠,堵塞肛管上口,引起排便困难。用力越大,梗阻感越重。排便造影可见在直肠侧位片上用力排便时的漏斗状影像。直肠指检可发现直肠下端黏膜松弛或肠腔内黏膜堆积。

4.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厚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引起便秘。特征为进行性、长期、严重的排便困难。直肠指检时可感到肛管紧张度增加,肛管测压时可见到静息压及收缩压均增高;肛管肌电图检查发现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反常电活动;结肠传输功能检查时可发现明显的直肠滞留现象。

5.盆底痉挛综合征

正常排便时,耻骨直肠肌和肛管外括约肌松弛,使肛管直肠角变大,肛管松弛,便于粪便排除。若排便时以上两肌不能松弛,甚至收缩,则会阻塞肠道出口,引起排便困难。直肠指检是重要的检查方法,可触及肥厚的呈痉挛状的内括约肌。直肠测压时肛管静息压升高。排便造影时发现肛管直肠角在用力排便时不变大甚至变小。

三、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慢性便秘宜先行非手术治疗,如多食纤维素性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等,必要时可辅用泻剂、栓利或灌肠。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针对粪便在输送和排出过程中的两种缺陷:出口梗阻型便秘需依据出口梗阻的原因作出相应处理,慢传输型便秘则需切除无传输力的结肠。两种病因同时存在时,应慎重选择手术治疗。

(1)结肠切除术:主要有两种术式: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和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主要用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手术效果肯定。

(2)直肠前突修补术:用于直肠前突的治疗。手术目的都是修补缺损的直肠阴道隔薄弱区。临床上以经直肠切开修补的Sehapayah术较为常用。

(3)用特殊的痔治疗吻合器或直线切割闭合器,环形或纵形切除部分直肠黏膜,并使直肠黏膜固定,对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有一定疗效。

(4)直肠固定术:主要用于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有经肛直肠黏膜固定术和经腹直肠固定术。

(5)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用于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治疗。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