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1.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
2.感染途径:①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②血行感染;③直接感染;④淋巴道感染。
3.易感因素:①女性更易发生感染。女性尿道短直而宽;尿道口与肛门、阴道相近;女性经期、妊娠期、绝经期因内分泌等因素改变而更易发病。②其他因素:尿路梗阻;泌尿系统损伤;机体抵抗力降低等。
1.膀胱炎:约占尿路感染的60%,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部疼痛。
2.急性肾盂肾炎:①全身表现:起病急骤,全身感染症状明显,常常发热、寒战,体温升高可达40℃,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加快及肌肉酸痛等。②泌尿系统表现: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可有脓尿和血尿。③体征:肋脊角有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部分患者有膀胱区、输尿管走行区压痛。
3.无症状性菌尿:连续2次以上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均大于105/ml,且为同一菌种,患者仅有低热、乏力或没有任何临床症。
4.并发症:多见于严重急性肾盂肾炎,可有肾周围炎、肾脓肿、败血症等。
1.尿液检查尿常规:尿沉渣每高倍视野白细胞>5个(镜下脓尿)。若见白细胞或脓细胞管型则提示肾盂肾炎。
2.尿细菌定量培养:取清洁中段尿做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菌落计数≥105/ml为有意义。
3.影像学检查:对于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的肾盂肾炎,可行B超,X线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以确定有无结石、梗阻等。但尿路感染急性期不宜做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可做B超检查。
1.膀胱炎:磺胺类、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等药物。
2.急性肾盂肾炎
(1)休息、多饮水。
(2)抗菌药物治疗:首选对G-杆菌有效的药物,如喹诺酮类、磺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一般疗程2周,或至症状完全消失,尿检阴性后再用药3~5天。停药后每周复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1次,共2~3周,若均为阴性,可认为治愈。
3.无症状细菌尿:对于非妊娠妇女和老年人无症状细菌尿,一般不予治疗。妊娠妇女的无症状细菌尿则必须治疗,选用肾毒性较小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类等,不宜用氯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慎用复方磺胺甲嗯唑和氨基糖苷类。
1.休息:急性发作期的第1周卧床休息,慢性肾盂肾炎不宜从事重体力活动。
2.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要在2000ml以上,保证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且每2~3小时排尿1次。
3.用药护理:服磺胺类药需多饮水,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增强疗效、减少磺胺结晶的形成;喹诺酮类可引起轻度消化道反应,皮肤瘙痒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脏和听神经均有毒性,使用期间注意询问患者的听力。
4.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1)宜在使用抗菌药前或停药后7天之后留取尿标本(第五版教材:5天)。不宜多饮水,尿液在膀胱内停留至少4小时,以提高阳性率。
(2)留取标本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或包皮,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
(3)尿标本必须在1小时内做细菌培养,否则需冷藏保存。
(4)菌落计数≥105/ml为有意义,<104/ml则可能污染。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