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
(一)呼吸过程
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1.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肺通气的原始动力是呼吸运动,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吸气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外肌,呼气肌主要是肋间内肌。
(二)肺通气阻力
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弹性阻力是主要因素,弹性阻力是指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主要是肺),其大小常用顺应性表示;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其中气道阻力主要受气道管径大小的影响。
(三)胸内负压的意义
1.保持肺的扩张状态;
2.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导致胸腔内静脉和胸导管的扩张);
3.降低气道阻力。
(四)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1.肺容积和肺容量:
肺容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肺总量=肺活量+余气量=肺容积
2.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正常人呼吸频率:12~18次/分。
肺泡通气量是反映肺通气效率的重要指标。
(一)肺换气
1.概念:气体由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2.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
(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
(2)气体分子的分子量、溶解度以及分压差也影响肺换气;
(3)通气/血流比值是影响肺换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正常值是0.84。
(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1.概念: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气界面之间。
2.生理意义: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