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统
当前位置:

医学基础知识常考点-神经系统(二)

2023-06-0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二、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

1.脊髓位于椎管内,脊髓上端与延髓在枕骨大孔处相连,下端形成脊髓圆锥至第1腰椎的下缘,占据椎管上2/3,全长42~45厘米。

2.脊髓表面由三层结缔组织的被膜包裹,由内向外依次为软脊膜、蛛网膜、硬脊膜。软脊膜与蛛网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与脑内蛛网膜下腔相通,其间充满脑脊液;蛛网膜与硬脊膜之间为硬膜下腔,其间无特殊结构。

3.脊髓自上而下共发出31对脊神经,包括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段1对。脊髓有两个膨大,称颈膨大和腰膨大。颈膨大为颈5~胸2,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根;腰膨大为腰1~骶2,发出支配下肢的神经根。脊髓各节段位置比相应的脊椎高,颈髓节段较颈椎高1节椎骨,上、中胸髓节段较相应胸椎高2节椎骨,下胸髓则高3节椎骨,腰髓相当于第10~第12胸椎水平,骶髓相当于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水平。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从横切面上观察,中央管的周围是H形或蝶形的灰质,主要为神经细胞的胞体和神经纤维。

1.灰质的外面是白质,主要是纵向排列的纤维束。

灰质:脊髓灰质内含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多极神经元。

前角:前角中有成群排列的大型运动神经元。当前角运动细胞胞体或轴突受损或被阻断时,它所支配的肌肉出现软瘫。

侧角:侧角由中、小型细胞组成,胸1~腰3的侧角是交感低级中枢。

后角:细胞分群较多。包括肢状质、后角固有核和后角部等。

2.白质:脊髓的白质主要由前索、侧索、后索(许多上、下行纤维束)组成。

①上行(感觉)纤维束:a.薄束和楔束:向脑部传导来自上肢和下肢的肌、腱、关节、皮肤的冲动,在脑内经过两次中继,最后传入大脑皮质,引起本体感觉以及精细或辨别性触觉。b.脊髓丘脑束:传导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觉冲动,向颅侧经过脑干止于背侧丘脑。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时,对侧病变水平1~2节以下的区域表现为痛、温觉的减退或消失。c.脊髓小脑前束:传导主要来自本体感觉和皮肤的触压觉。与传导肢体运动和姿势有关。d.脊髓小脑后束:接受主要来自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冲动,主要传导单个肌的牵张变化。

②下行(运动)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包括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等。其中皮质脊髓束起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止于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细胞,其功能是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三)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的血液供应主要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及根动脉3个来源。脊髓的静脉回流至椎静脉丛。椎静脉丛内压力很低,没有静脉瓣膜,血流方向常随胸、腹腔压力变化(如举重、咳嗽、排便等)而改变,易使感染及恶性肿瘤由此转移入颅内。

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大脑皮质的运动兴奋性经脑干——脊髓——脊神经到达效应器官;肌肉、皮肤黏膜、关节的痛、温、位置等感觉经脊神经——脊髓——脑干到达大脑半球。

(2)节段功能:脊髓除上下传递功能外,在一旦失去大脑半球控制后,脊髓能自主地完成一定的反射功能。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