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病变。最常见的致病病毒是柯萨奇病毒B。
1.症状:多数病人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和肌肉酸痛,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随后出现胸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水肿,甚至晕厥、猝死。临床诊断的病毒性心肌炎绝大部分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就诊。
2.体征:常有心律失常,以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及房室传导阻滞最为多见。心率可增快且与体温不相称。听诊可闻及第三、第四心音或奔马律,部分病人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急性期心肌肌酸酶、心肌钙蛋白增高。
主要是抗病毒治疗,以及针对出现的心衰、心率失常等症状的对症治疗,以及营养休息等一般治疗。
1.一般护理: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急性期应限制体力活动直至完全恢复,一般为起病后至少6个月;无并发症者可考虑恢复学习或轻体力工作;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6个月至1年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妊娠等。
2.饮食护理:加强营养,应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的饮食,心力衰竭者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浓茶、浓咖啡等,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
3.病情观察:进行心电监护,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改变。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