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1.副反应:药物在治疗剂量下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
2.毒性反应:药物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对机体产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较为严重,但可以预知及避免的。
3.后遗效应:停药后的血药浓度虽已降至阀浓度以下,但此时残存于体内的药物仍具一定生物效应,此效应即为后遗效应。
4.停药反应:患者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故又称回跃反应。
5.变态反应:亦称超敏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其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也与所用药物的剂量大小无关,且不能用药理活性的拮抗药解救。
6.半数有效量:半数有效量为药物能引起50%阳性反应或50%最大效应的药物剂量或浓度,可分别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半数有效剂量(ED50)表示。
7.治疗指数为药物的安全性指标,常用半数中毒量(TD50)/半数有效量(ED50)或半降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表示。比值越大,药物毒性越小,就越安全。
8.吸收: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9.首关消除:药物口服吸收后经门静脉入肝脏,如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从而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此即为首关消除,故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应避免口服给药。舌下及直肠给药后其吸收途径不经过肝门静脉,故可避免首关消除,吸收也较迅速。
10.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