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目前认为本病与下列危险因素有关: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或糖耐量异常)、高体重(肥胖)、高龄(>40岁),此外也与性别、缺少体力活动(久坐不动)、饮食不当、遗传等有关。
1.诱发因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情况而诱发。血脂代谢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2.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颈、背、下颌部等。
3.持续时间:多在1~5分钟内,一般不超过15分钟。
4.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2分钟内缓解。
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具有确诊价值,并对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极为重要。
6.治疗心绞痛最有效的药物:硝酸甘油。
7.心绞痛的护理措施
①一般护理: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②用药护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应用硝酸甘油时,嘱咐病人舌下含服。含药后应平卧,以防低血压的发生。
③饮食护理:给予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少糖、少盐、适量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饮食,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1.心肌缺血达多长时间以上,可发生心肌梗死:20~30分钟以上。
2.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心前区疼痛。
3.心肌梗死的疼痛特点: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伴有烦躁、大汗、濒死感。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4.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壁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5.肌钙蛋白Ⅰ(CTnI)或T(CTnT)在起病3~4小时后升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最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化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起病4小时内升高,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坏死的范围,对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是判断溶栓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是出现最早、恢复最早的酶。
6.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急性期可见: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②宽而深的Q波;③T波倒置。
7.心肌梗死病人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应立即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8.护理措施
①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尽量避免搬动,避免诱因,减少疼痛发作。
②防止便秘:提供富含纤维食物,注意饮水,遵医嘱长期服用缓泻剂,保证大便通畅。必要时应用润肠剂、低压灌肠等。
③饮食护理:提供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总热量不宜过高。少量多餐,多食含纤维素和果胶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品。
④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护理:停用肝素4小时后,复查全血凝固时间。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之内,拔除动脉鞘管,压迫止血,加压包扎,病人继续卧床24小时,术肢制动。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鞘管留置部位有无出血、血肿。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