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当前位置:

公共基础知识—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

2019-05-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合同是指当事人根据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签订的不违反强制性、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协议,而对双方当事人发生权利与义务。合同效力问题是《合同法》中的核心问题。而有效合同是合同的效力的一个种类。

一、有效合同的概念

合同的生效,是指双方达成的合同符合法律的规定,即合同的合法性。《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该法第44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由此可知,有效合同是指合同成立并符合法律要求,而且能够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实现双方权利义务的合同。

二、有效合同的构成条件

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看,有效合同主要应具有以下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上述三个条件是民事行为合法的一般准则,同时也适用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民事行为。所以合同有效的条件也应具备上述三个条件。

第一个要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需要他的法定代理人进行同意或者追认,但是有效实施纯获利和与其智力、年龄、精神相当的行为。如9岁的小明拿着50元钱去商店买一本书是有效的,但是如他拿着50万打赏一个主播,这个行为就需要他的法定代理人进行同意或者追认才发生效力。我国《合同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要件: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形。即要求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为行为人自觉自愿产生的,同时与其所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第三要件: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指的是意思表示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也不得滥用法律的授权或任意性规定以规避法律。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必须符合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得有损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有效民事合同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构成要件。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