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人生就是无数次的选择
转眼又到了八月底――新一年毕业季过去了,而我们,15届的毕业生,已然实现了从大学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兴奋、懵懂、茫然,逐渐变得冷静、成熟、务实,这的确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过了九月,你们,我们的学弟学妹们,16届的毕业生,即将走进大四的门槛。大四,大学时光的尾巴,这是一段快乐的时光,但大四也是走上社会前最后的避风港、加油站,因此大四注定也是个痛苦的历程。选择,因为我们面前许多的选择,让我们觉得茫然,紧张,手足无措,然而,人生不就是无数次的选择吗?客观分析,冷静思考,我们坚信能够作出最合适自己的选择。
时至炎夏,各式各样的招聘会让我们眼花缭乱,银行的、公司的、律所的;但是广撒网不一定多收获,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冷静,客观分析自己的实力、兴趣和性格,从而选择不一定最好但是最合适自己的职业,顺利迈出职场的第一步。公务员就是这诸多选择中的一种,由于近年来公务员待遇提高,并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往往成为应届乃至社会在职人员的热门选择;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作为走进公务员队伍的第一关,逐渐受到了大家的重视。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公务员,在作出选择的同时我们要充分评估自己:个性是不是适合机关的氛围。如果个性比较外向,崇尚自由,不喜欢为规则所禁锢,那么可能不是很适合国家机关的要求,去外企或律所可能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长。总之一句话,对于职场生涯的第一次选择,我们务必要慎重,充分考虑优势,冷静分析劣势,化被动为主动,顺利迈出职场第一步。
我们离一个合格的公务员有多远?
作为国家选拔公务员的统一考试,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者需要把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融合到考卷中去,通过两个小时的行政能力测试,三个小时的申论考试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试以及后续的面试,充分评判参加者是否具备公务员的基本素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吃透命题者的这一意图对我们在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中发挥最大的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命题者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第一, 政治素质高。
大家都知道,公务员是国家公务人员,是否拥护党的领导并且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是组织人事部门选拔人才的头等要素。体现在考试中,一是在行政能力测试中大量考察政治类的题目,包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否融会贯通,能不能熟知今年来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二是在面试中考官比较重视考生的政治面貌以及答题过程中能否体现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
第二, 动手能力强。
新录用的公务员是办事员,因此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录用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熟悉工作流程。在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中,这一类应用的题目占了很大比例,突出体现在申论考试中。有人或许会疑惑,申论不就是写两篇议论文吗?怎么会考察什么动手能力?以去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为例,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在阅读很长的一篇材料后先整理提纲,再以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写一份怎么解决城市交通难的报告。看似简单,但如果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忽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那么所写出的申论往往浮于表面缺乏操作性,得分自然不会高。
第三, 心理素质好。
不同机关的公务员从事不同的工作,但是能够用同一份考卷同一次考试进行初次选拔,原因就在于公务员的基本要求有许多是共通的,心理素质就是其中之一。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能否经受起大强度甚至超负荷的工作,是许多单位需要考察的,尤其是公安、国安等单位,从事工作比较特殊,没有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怎样来考察心理素质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行政能力测试中。有不少题目考察考生的应急反应能力,比如遇到紧急事项怎么处理有关公务等;另外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容量的试题也是一种考察。两个小时的时间要完成125道试题确实比较紧张,尤其是其中还包括了一些数字计算、公式换算、脑筋急转弯等题目,更是加大了难度,尽管每道题目单列出来可能并不是很难,但是要求在短时间内考虑并正确回答,考生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掌握正确的考试方法就不是很容易了。二是在申论中考察。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申论是考察考生对文字材料的把握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能不能较短的时间内抓住这几千字文字材料的主要内容,思想核心,决定了考生能否抓住题眼,直对中心,正确做答。因此在进行申论考试时我们一定要沉住气,一时没有找到头绪不要慌,如果很快想到了思路也不要很快下笔,要多回头想想看是否全面,只有具备这么的心理素质,申论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三是在面试中考察,这么的考察是最直接也是最全面的。面对十多名考官,在短时间内能否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不慌不忙地回答问题,并且在紧张的状态下还要保持较好的精神风貌,对我们的心理素质要求还是很高的。
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我们的知识储备够了吗?
作为不同专业的考生,当然各有所长,优势的确存在,但是仅仅凭借这些优势并不能保证我们在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关键还需要正确地分析自身知识体系的缺陷,对症下药,找准“脉门”,在备考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完善知识结构,达到所要求的知识储备。
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网发现我们共同的知识缺陷主要存在这么几个方面,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也期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能有相对准确的“补充”方向。
数字敏感性不太强。
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中有数字题,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数字计算、单位换算、公式应用,比如数列知识的考察。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之所以要考察这些内容,一是数字要么很大,要么结果很复杂,考察考生能否应付繁杂的工作;二是要求考生不仅要答得对更要答得快,因此要求考生具备比较快的反映和逻辑思维能力。法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比较缺乏数字的锻炼,对数字没有很强的敏感性,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在备考阶段留意培养的。
自然科学知识匮乏。
社会科学,重视思辩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并没有包括在教学内容中;同时,由于思维的惯性,我们在课后的阅读中,重文而轻理,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化学知识都抛到了脑后。比如对光合作用过程的了解,对地球臭氧层空洞出现的原因的把握等。其实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并不要求我们考生具备很高端的科技知识,事实上在日常工作中也较少运用到,只是要求我们知识面比较均衡,全面发展;作为一名公务员,不仅要完成好领导交办的任务,更要有全面思考的能力。
时政知识了解不全。
对于时事政治,不能说我们接触得少,甚至与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法科学生对此还是比较关注的。但是,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对时政的考察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时政,其考察的方向是国内重于国外,政治重于时事。比如在去年的行政能力测试中,大篇幅地考察了十八大报告、“三个代表”的知识点,因此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有充分的应对性,不做、少做无用功。
备考:花力气更要动脑筋
“搭便车”。
相对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司法考试而言,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难度并不大,只要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并重视考试发挥,得一个进面试的分数并不难。对于既要考研,又要兼其他工作机会,又不想放弃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搭便车”是一个很好的备考方法。首先是在复习内容上“搭便车”。正如前文所述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是一个综合性考试,内容丰富,许多内容与研究生入学考试有重合。比如你在复习考研政治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政治性、时事性题目的复习,这已经占了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很大一部分比例。另外,考研政治一般都针对当年的热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也会成为申论命题的重点。其次是在复习时间上“搭便车”。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复习并不需要很长的复习时间,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考前的真题模拟。因此,想考研和找工作的同学可以在复习时间上搭个便车,不要把大把的时间放在应试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上,最好的方法是把复习考研、找工作的闲暇休息时间挤出来,读读当年的重要报刊杂志,广泛接触社会新闻,既作为调节,同时也是为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积累素材。
巧用手头的资料
很多同学都在困惑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并没有指定的教材,与考研相比少了很多针对性,复习起来也很没有头绪。事实上,世面上大多数的公务员复习教材都不是权威的教材,最权威的只有三样,一是2015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大纲,二是历年的真题。三是《2016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展鸿教材》。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网总结历年经验,发现《展鸿教材》系列在考生们中的口碑不错,现在还没有准备复习教材的考生可以关注一下。订书地址:把这三样抓住了,就是抓住了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命题的核心,没有必要花大把的时间用在琢磨应试技巧上面,因为申论谁也猜不到题目,行政能力测试要求平均三十秒一道题,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靠的是积累而非技巧。
除了这两样作为备考和练习的资料,我们也可以巧用手头的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一是上文提到的考研的政治材料,作为行政能力测试的参考资料,同时一些经典的、权威的政治话语,也是写作申论时论证论点最好的论据。二是《人民日报》、《半月谈》》的社论。申论是国家对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问题的舆论导向,关注当年的社论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国情社情,写作申论更加务实具体,即使在通过笔试参加面试的时候也能对这些重大问题在原则不出错的前提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人民时评》等报纸的时事评论则更是这些宏观问题的细化,往往是由小见大,由具体到抽象,其素材往往经过挑选、甄别,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容易成为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的材料。比如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申论去年考“交通问题”,前年考了“感冒药中含PPA”的卫生问题,只要我们翻看一下当年的时事评论栏目就会发现,这些问题也正是讨论的热点话题,很多甚至就可以直接作为申论的答题材料。
在生活中备考
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是选拔公务员的考试,重视实践知识,不单纯考察理论,因此,这么的考试与社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热点问题都很容易成为考察对象,“三农”问题,土地问题、房地产价格、交通问题、城市规划与建设、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曾经作为过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的背景资料。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同学,往往并不是“书呆子”,而是积极主动关注实践、参与实践。针对这么的特征,小编认为对于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我们要在“生活中备考”。一是考前要重视可以获得的媒体资源,对于这段时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要予以特别关注;对这些相关的方面如果能在读到资料时都能反应出来,那么对于提高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尤其是申论的分数是很关键的。二是在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中对于接触到的社会实践问题和百科知识,哪怕是偶尔听到的电视节目上的抢答题,都在脑子里过一下,虽然没有必要刻意去记忆,但是大脑皮层的记忆功能可以让你在考场上比较快地反应过来,如果你对这些实践问题还能进行一下思考的话,那么得益就更多了。另外我们在备考中还要留意不要死记硬背,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容易培养考试的能力,因为考察的范围是广的,靠背是背不完的,关键是要训练思维方式,多读一些范文,多接触一些问题,逐步让自己具备在面对大量的题目、大段的文章时,不慌不忙,沉着应对,并且有步骤有层次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参加了2015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之后的一些心得,其中也结合了前几届学长的经验和我们这届考生备考中的一些技巧。人生第一份工作,值得我们重视,选择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任,更是对家庭、学校和国家负责任。公务员,作为众多职业中的一种,既需要高度的政治素质和责任感,也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因而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职业;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打造法治政府”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给予我们法科学生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公务员队伍中的新兵,我同所有的公务员一样,也期待着更多的毕业生加入这一队伍,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