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证有什么用:
(1)是毕业生就业的证明,有效期一般为毕业后两年时间内;
(2)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的证明,用人单位凭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手续;
(3)当地公安部门凭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
(4)学校相关部门依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
(5)就业报到证正页由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时交给用人单位,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上面的日期是工龄的开始年限,与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交纳年数都有关;
(6)考公务员必备。
什么情况下可能要改派:
(1)找工作了:毕业的时候没去工作,半年以后要工作了,并能单位可以接收档案关系等。那就需要将派遣回原籍的报到证,改派到你要去的单位所在城市。换工作了:开始和A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并报到证已经派遣到了A企业相关的城市,而毕业生工作几个月后辞职去了B城市,如果这个B企业能接收你档案,那么这个就必须改派了;
(2)考公务员了:已经就业或者未就业的学生,考上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在规定年限内,必须报到证改派;
(3)出现了bug:比如内容写错了…需要重新开(这个严格来说不属于改派);没有这个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已经撤消或用人单位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调配不当,也就是院校在按单位委托代选毕业生调配过程中,所选择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不可抗力。
怎么改派:简单来说就是原单位同意、原单位的上级或人事主管部门同意、新单位同意、新单位的上级或人事主管部门同意,找新单位或新单位的上级提供改派表,再按照教育部门的改派程序和时间期限办理相关改派手续。报到证两年有效,个别地区只要两年内是可以改派的,也有地区要求三年或者一年才的,这个要搞清楚,切记。如果搞不定或者出现问题怎么办?只要还在时间范围内,就找学校或者人才机构求助。
干部身份
大学毕业就是干部。干部身份这个词,之前只在部队转业听过,其实这个干部不是,是一种从业人员身份界定。在咱国家的社会体系中,从业人员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制度,现在还在沿用,但随着时代进步已经把这个概念弱化了。过去文凭和干部身份意味着好找工作,现在对找工作没什么实质性作用,但一些特定情况下还是有用的:(1)在体制内需要:公务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称的认定、评定;提干;计算工龄,工龄会影响职称、社保;(2)不在体制内:人才流动,一些大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需要干部身份,档案调转时,有的调入地会要求转正定级材料;领退休金的时候有差异。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