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
当前位置:

综应模拟:试分析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2022-03-0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三)根据“给定资料7~9”,试分析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20分)

要求:分析清楚,条理可行,不超过350字。


资料7

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系列存在或可能存在风险的设施项目纷纷建设起来。公众也不再满足于仅能温饱的生活模式,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文化享受,注重科学和健康。随着公众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当公众追求的生活标准受到设施项目的负面影响时,公众会公开抵制反对设施项目的建设。

厦门、大连、宁波等地因PX化工项目引发群众抗议政府,示威游行的群体性事件;山东省乳山核电站受到在银滩买房的业主极力抵制,现在还处在进一步研究论证中;京沈高铁因北京朝阳区居民质疑环评造假,现在也没有建成通车。很多类似的事件都似乎有着相同的特点:因沟通不畅,诸多临近居民的设施项目都遭到了居民的一致反对抵制。

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便着手研究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反抗事件,O’Hare首次提出了“邻避”(NIMBY)的概念,来描述那些兴建能够带来整体性社会利益、但对周围居民产生负面影响的设施。这种因居民或者单位担心与建设项目(化工厂、核电站、垃圾场等)离得近,对自身的健康、环境质量、生活安定等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反对抵制项目建设的现象称为邻避效应。被临近居民厌恶的项目设施即称为邻避设施。

资料8

“23人参加考试,却只有一个125.5分的第一名成绩,其余22人成绩全部为零分。”昨天,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成绩遭到质疑。对此,负责招录工作的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回应表示,“0分”并非是录入系统出了问题,主要是由于考生涉嫌违规导致的。

23人考试,只有第一名成绩,其余22人全部为零。此为何故,引人遐想。负责本年度公务员招录工作的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出现大批0分的情况并非是录入系统出现了问题,而是正常现象。该负责人称,往年就出现过类似情况,可能人数没有本次这么多。“出现0分,有可能是考生出现了违纪情况,包括代考、作弊等,也不排除有弃考的情况。”

据记者检索发现,除了这一岗位外,还有其他岗位也有类似的情况。一次考试中,竟有如此之多的无效成绩,着实令人匪夷所思。官方已经对此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情况将于22日上午10点召开新闻发布会,由相应处室负责人出面说明情况。

公考可以查分,为何这些零分的考生都没作声,社会舆论却流言霏霏。按理说,每个人重视自己的事情都胜于别人。不过,此次事件之所以引发舆论之热议,也从侧面反衬出了人们对于政府公信力的习惯性质疑。当政府一次次的萝卜招聘挑战了人们的脆弱心灵之后,人们的心理防线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降低。而对如此之敏感事件,正是击中了人们的软肋,让人们在相关人员没有解释清楚的前提下,就倾向于预设这又是一起“陪太子读书”的把戏。

资料9

2014年4月5日网络上一则“温州泰顺24岁年轻女干部任副镇长”的帖子,帖子称:“90后副镇长出山!18岁参加工作,不知何时提任副科长级,现转任实职副镇长,年仅24岁。”网帖上所说的这名女干部叫王珊珊,网站普遍认为她有背景,干部选拔有暗箱操作的嫌疑。泰顺县委组织部回应,王珊珊此次任职考察正常,而记者也采访到了王珊珊本人,她说:“希望不要以年龄论英雄!”

“不要以年龄论英雄”相信代表了许多年轻干部的心声。与此异曲同工的还有一种“总问父母是谁”的现象,一些新提拔的干部,一旦被曝出父母或者是亲属中有人身居高位,便立刻会陷入“背景论”的舆论质疑中无力自拔,辩解不是,不辩解更不行,感觉相当委屈。

动辄从年龄、家庭出身等角度来质疑干部选拔的公正性,显然有失客观公平性。提拔干部的核心标准是个人能力,而从理论上说,年龄和家庭出身之于个人能力并没有绝对的关联。事实上,我们也无法否认,在改革和创新以及“干部年轻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年轻人的冲劲和创新意识往往更被看重。而由于受到父母家人的影响和熏陶,干部子弟相对而言也比普通人更熟悉权力运作和官场规则,在竞争中自然是具有先天性的优势。这或许是一种起点的不公平,但与所谓的黑幕或腐败却未必有必然的联系。

干部选任事宜属于公共信息,涉及权利的规范和公共管理,也与民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民众当然有监督和质疑的权利。但现实中很多干部选任和提拔的信息公示往往都是惜字如金,只公布年龄、学历和任职岗位等概况,而对其履职经历、表现如何、社会评价等详情,则向来讳莫如深。这让公众从何监督起?不得不说,公众之所以“以年龄论英雄”实属无奈之举,因为在没有其他监督渠道,表达权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公众只能以这种剑走偏锋的方向来倒逼官方更多的信息公开,以达到“曲线监督”的效果。王姗姗所遭遇的质疑很快得到了官方的澄清,她的仕途不会受到舆论的任何影响,然而公众的困惑如何求解?当地组织部门回应,在锻炼任职期间,王珊珊等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表现良好。“组织部门先后对王珊珊进行过六七次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是很严格的,王珊珊都通过了”。“表现良好”、“审查严格”,几乎就是回应问题选拔的标准格式,然而没有足够的信息公开,这种泛泛而谈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无法对证的事实。



【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现象是社会心态背后民众的习惯性质疑。产生的原因有下面四个方面:一是政府缺乏对公共事项的解释和相关信息的公开;二是缺乏沟通、监督举报的渠道;三是媒体的不正当报道;四是民众素质不断增强。(答出三点原因即可满分。)

针对于上述现象,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政府要信息透明、政务公开。应该长期公开群众关心的社会信息,向群众关心、质疑的问题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同时要建立监督举报渠道,与群众形成良性互动,接受群众问责。

二是民众要理性质疑。民众要以道德、法律为基础,以事实真相为依据,对政府行政进行理性质疑,减少对政府的无端指责,改变当前习惯性质疑的态度。

三是媒体作为传声器更应该客观报道。媒体要坚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深入社会实地,全面准确获得一手调研资料,还原真相,让社会民众了解事件的全部。(347字)

【展鸿解析】

题干要求是先归纳原因,再谈解决对策。因此,考生在回答本道题目时要回答两问,首先要先归纳好材料中现象的原因,再者针对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更要在原因的基础上升华形成解决对策。

在具体的答案内容上,考生应该根据材料7、8、9中的要点归纳出来,比如:给定资料8中有这样一句话:“而对如此之敏感事件,正是击中了人们的软肋,让人们在相关人员没有解释清楚的前提下,就倾向于预设这又是一起“陪太子读书”的把戏。”可以归纳出政府的工作人员包括相关部门缺乏对公共事项的解释和相关信息的公开。答出这样的关键点之后,在回归到材料中,不难发现,这三则资料都涉及到了此类问题。因此,该答案可以誊写在答题卡上。

在具体的答题结构上,老生常谈,在注意卷面工整的同时,更需要在两个问题答案的篇幅上稍下工夫。不难发现,本道题的答题重点在“提出对策”上,也就是考查考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要把常的篇幅交给对策的答案书写上。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