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教师交流群:287234887|微信公众号:浙江教师考试网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8.“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 )的判词。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D.宝钗
9.莎士比亚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
B.《岳阳楼记》借“记”名,表达对友人的规箴之意。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环环相扣,气势宏大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改革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D.《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驷国等地的经历
【语文知识专项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A项,仄歪(zè);戛然而止(jiá)。C项,绮丽(qǐ);潜行(qián)。D项,胚芽(pēi);档案(dàng)。故本题选B。
2.【答案】C。解析:A项,“略胜一畴”应为“略胜一筹”;“长嘘短叹”应为“长吁短叹”。B项,“巧妙绝纶”应为“巧妙绝伦”;“相得溢彰”应为“相得益彰”。D项,“粗制乱造”应为“粗制滥造”;“味同嚼腊”应为“味同嚼蜡”。故本题选C。
3.【答案】D。解析:A项,“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结合语境,此处成语使用正确。B项,“锲而不舍”指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结合语境,此处成语使用正确。C项,“因地制宜”指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结合语境,此处成语使用正确。D项,“不绝如缕”指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结合语境,此处成语使用错误。故本题选D。
4.【答案】B。解析:A项,主语残缺,“通过”与“使”删去其一。C项,语序不当,“了解”与“走近”互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增强”应改为“改善”。故本题选B。
5.【答案】A。解析: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本题选A。
6.【答案】D。解析:A项,“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用于此句不符合语境;B项,“笑纳”为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用于此处不符合语境;C项,“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态度较委婉。用于此处不符合语境;D项,“宾至如归”形容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亲切周到。故本题选D。
7.【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表示要珍惜时光,只有B项强调学习要经常性地复习。故本题选B。
8.【答案】A。解析:“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语出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红楼梦》里关于晴雯的判词。故本题选A。
9.【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话体现了对人的肯定,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故本题选D。
10.【答案】C。解析: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故本题选C。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