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教育学之“教学模式”

2019-07-0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287234887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微信公众号:浙江招教|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的涵义

范例教学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一般从一些范例分析入手感知原理与规律,并逐步提炼进行归纳总结,再进行迁移整合。

(2)范例教学模式的主张

“范例教学”主张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范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地去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理的模式。

(3)范例教学的实施步骤的阶段

①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用典型事实和现象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②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用许多在本质上与“个”案一致的事实和现象来阐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③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相互关系的阶段,通过对“个”和“类”的分析、认识,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为对普遍性的规律的认识;

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追求。

(4)范例教学模式的优点

范例教学模式具有启发式教学思想,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减轻学生负担。

2.抛锚式教学模式

(1)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件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2)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3)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①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②确定问题,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③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④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⑤效果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情境设置与产生问题一致,创设情境适时抛出问题,注意情境感染与熏陶作用。问题要难易适中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抛锚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1)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涵义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又叫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活动找到答案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多见于数理学科的教学,由美国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

(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皮亚杰的“自我发现法”和“活动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等教学原理。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

问题:教师在创设教学条件、环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假设:教师尽量在诱发性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方法不断产生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引导他们将已有的各种片断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改组,从中发现必然联系,逐步形成比较正确的概念。

验证:用其他类似的事例来对照检验已获得的概念的正误及其正误的程度,靠进一步定性分析使自己有一个较明确的判断。

  • 1
  •  
  • 2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