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287234887|微信公众号:浙江招教|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
教师应充分挖掘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内容和契机,注意在幼儿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与帮助,并创造条件给子幼儿健康实践的机会,这是不断增强幼儿健康意识,将健康认知转化为健康行为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1.借助一日生活环节进行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健康的行为,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要幼儿期的生活质量乃至整个一生中的生命质量。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全部范畴。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
(1)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以幼儿所发生的事情作为教育素材,有针对性地进行随机教育,使幼儿认识其不良行为的后果及危害,这样会给幼儿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开始。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有许多安全注意事项,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幼儿园保育工作渗透在体育活动各环节。
2.创设健康的环境
幼儿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是幼儿能否健康生活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1)物质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外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环境布置等,包括园内的房舍、场地以及幼儿活动的设备材料等。我们在环境布置方面要遵循定的原则和要求,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儿童化。在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应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②艺术性。艺术性是指保教人员应通过巧妙的构思,运用形象化的图画语言,生动的故事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儿童的内心世界,以感染和教育儿童。
③教育性。环境布置的内容应体现教育性。
④可操作性。可操作性一方面指创造的环境应为幼儿所用,而不仅仅是摆设,教师给幼儿选择材料的自由和使用材料的自由,真正让材料用起来;另一方面指创造的过程中有幼儿的积极主动的参与。
(2)精神环境的创设
宽松、愉悦的精神氛围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使其活动达到最优状况;也有助于幼儿形成活泼、开朗、信任、自信的性格特征。
3.提供健康服务
健康服务是指幼儿园为了保证学前儿童的健康而提供的一系列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卫生保健措施和相关服务活动。
(二)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进行健康教育
1.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
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即传统的健康课,是指教师专门为幼儿设计并组织的、以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地,对于学前儿童不容易理解的健康教育内容、不便于掌握或者需要经过系统练习的行为技能等,就要通过专门设计的健康教育活动来实现。
2.与其他领域的渗透与融合
《幼儿网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目标表述中,较多地提出了“乐意”“喜欢”“体验”等要求,其实质是突出强调情感态度兴趣等的培养,这恰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的实现除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外,在幼儿园的其他领域活动中以得到渗透与融合。
(三)家园联合开展健康教育
教育是项系统工程,学前儿童教育也是如此。在合作共育过程中,幼儿园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主动寻求家庭的支持与配合,通过双向互动转变家长的健康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健康教育水平,不断优化家庭和社区的健康生活环境,全方位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借助一日生活,注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幼儿的年龄小,特别提倡借助“教养结合、自然渗透”,通过养育过程对学前儿童进行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教育和影响。
2.创设健康、适宜的环境
学前儿童家庭装修不要一味地“成人化”,不能画地为牢地限制幼儿的活动,要给幼儿营造遐想、天真、烂漫的氛围;也不要片面追求“贵族化”,豪华的装饰不一定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