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287234887|微信公众号:浙江招教|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一)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
教师要为儿童提供规范的语言,以供儿童学习和模仿。儿童在语言方面的模仿大致有四种方式:
1.即时的、完全模仿
例如,一个儿童说:“星期天,我爸爸带我到外滩去玩。”另一个儿童随即也会说:“星期天,我爸爸带我到外滩去玩。”后者所说的不一定是事实,这正是一种语言的模仿。学前儿童中此类模仿一般较少,主要发生在小班初期。
2.即时的、不完全模仿
例如,老师在指导小班儿童感知物质的“软”和“硬”时,要求儿童用语言表达感知观察的结果。老师说:“玩具熊的毛摸上去是软软的。”儿童则模仿说:“玩具熊软软的。”此类模仿多见于幼儿初期,因为模仿的发生往往受儿童言语技能的制约,对于超过他们技能范围的语言,儿童要么不能模仿,要么就表现为不完全的模仿。
3.延缓模仿
儿童从各种渠道中自然而然接受的范句,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立即模仿,而是在相隔一段时间以后,当类似的情境出现时,他们才把范句或与范句近似的话语复述出来。如有儿童在家里将布娃娃和玩具动物整齐地靠在沙发上,然后对它们说:“小朋友们请坐好,小脚请并拢,小手请放好,两只小眼睛看着老师,嘴巴里不要发出声音,嗯,真好,下而我们开始上课了。”这显然是在模仿幼儿园老师讲课时的口吻与神态。
(二)在具体运用中学习语言
1.在主动求知中学习语言
儿童总是不断向成人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成人或者直接用语言予以回答,或者引导幼儿积极地观察,组织幼儿开展讨论、交流,寻求结论。这样,幼儿不但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掌握了相应的词语、句子,学习了语言。
2.在主动交往中完善语言的表达
幼儿和成人、同伴在一起,说话的内容除请求外,多为告知,而告如的内容又常常是其自身感知过或思考过、有直接经验的事物或现象。在这类交往中,幼儿的语言会得到成人或同伴及时、不断地补充和修正。
(三)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语言
游戏活动是儿童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其愉快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自由地支配自己,自主选择项目,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合作。
幼儿初期的孩子常凭借出声的自言自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思考游戏的过程,这正是语言社会化的基础。
与同伴共同游戏,更是幼儿语言实践的好时机。在游戏中,角色分配,内容确定,规则遵守,都需要幼儿陈述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统一玩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语言得到了实际练习。另外,在游戏中,幼儿随角色而进行有语言的对答协调等,又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