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287234887|微信公众号:浙江招教|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幼儿教育家,被誉为在世界幼儿教育史上自福禄贝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1.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蒙台梭利十分重视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她认为正是这种内在的冲动力,促使儿童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她也相信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发冲动、活动和个体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因素。在蒙氏的教育体系中,感官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2.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蒙氏课程模式以培养儿童成为身心均衡发展的人为目标。
教育内容由四方面组成: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环境创设、提供蒙台梭利教具、对儿童进行观察和引导等方法,对儿童实施教育。感官训练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旨在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的训练,增进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在考察、辨别、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蒙氏课程教育过程的组织则是以环境为基础,蒙台梭利认为任何教育计划的施行,首要的是提供儿童安全、真实且适合儿童的环境,以激发儿童自已进步,尤其是能帮助儿童引起自我知觉、自我支配的动机。课室内外环境是根据课程的内容领域提供各种活动的区域,让儿童在不干扰他人的情况下,可以自由选择。适合儿童的“有准备的”环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2)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设备和用具。
(3)允许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使儿童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4)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
(5)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6)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3.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观察者、指导者(把教师称作指导员)、儿童的榜样(需要教师自我完善)。
4.对蒙氏课程模式的评价
蒙氏课程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儿童的爱、信任和尊重,细致而耐心地观察、及时地给予指导。然而蒙台梭利的方案毕竟是脱胎于智力残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孤立的感官训练
蒙台梭利设计的每一感官教具均是针对一个特定感官的,要求儿童在接受不同的感官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感官上,通过对各种感官的“困难度孤立”训练,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这是一种严重脱离现实生活也脱离实际的做法。
(2)对创造力的忽视
首先,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并没有自由。其次,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缺乏最能发展儿童创造力的自由的艺术教育。
(3)过于强调读、写、算的技能培养,忽视儿童实际的生活经验。
(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蒙台梭利课程强调个别化的学习,强调每个儿童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具、材料,自己进行操作,自我发展,因而缺乏与同伴协商和合作的机会。这对于儿童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