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教育基础知识

2019-05-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287234887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微信公众号:浙江招教|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A.科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艺术教育 D.数学教育

1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   )。

A.平面结构  B.简单立体物象

C.结构复杂物象  D.物象的主要特征和细节

15.关于谈话活动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能够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

B.它帮助幼儿习得谈话的基本规则

C.它锻炼幼儿的独白语言

D.它增强幼儿通过交流获取信息的意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课程内容是依据目标以及相应年龄段的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学生能够学、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范畴。其中,包括概念、方法、态度和技能的学习等,它是具体可操作的。故本题选D。

2.【答案】D。解析: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要遵循“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的顺序。小班幼儿的计数能力发展至“说出总数”。故本题选D。

3.【答案】A。解析:柯达伊以“儿童自然发展法”作为课程安排主要的依据,也就是根据正常儿童在其成长的各个时期的能力来编排课程的顺序。故本题选A。

4.【答案】A。解析:大班儿童能半侧面单手投掷小沙包等轻物约4米远;会肩上挥臂投掷轻物并投准目标(如直径不少于60厘米的标靶,投掷距离约3米);能抛接高球,或两人相距2~4米互抛互接大球。故本题选A。

5.【答案】C。解析:表现性目标不是规定儿童在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活动后准备获得的行为,而是描述教育情境中的“际遇”,即儿童在教育情境中的作业、将要处理的问题以及将要从事的活动任务等。题干描述的是表现性目标。故本题选C。

6.【答案】B。解析: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以五大领域内容为版块,对原有的苏联分科模式进行了改造,这是学科课程的反映。故本题选B。

7.【答案】D。解析:中班幼儿要求画出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故本题选D。

8.【答案】B。解析:小班幼儿体育游戏的内容和动作均较简单,活动量较少,多是有具体情节和角色的游戏,情节较简单有趣。故本题选B。

9.【答案】C。解析:在剪纸活动中,中班(4~5岁)儿童开始时剪得较为顺手,但只限于剪直线,并且直剪往往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没有多少进步。故本题选C。

10.【答案】D。解析:幼儿健康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它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故本题选D。

11.【答案】D。解析:打击乐活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重要途径。幼儿在演奏打击乐的活动中对音乐的节拍、强音、节奏和整个音乐的流动有更直接、更深刻的感受。此外,由于各种乐器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在活动过程中还能提高幼儿对音色的辨别能力,以及对声音高低、强弱、长短的敏感性。故本题选D。

12.【答案】A。解析:从评价的功能和进行的时间上划分,可以把课程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故本题选A。

13.【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故本题选A。

14.【答案】B。解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中,小班幼儿泥工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熟悉泥工的工具,了解泥的可塑性质,体验玩泥的乐趣,学习用搓、团圆、压扁等方法塑造简单的立体物象。故本题选B。

15.【答案】C。解析:谈话活动注重的是儿童的交往语言和对白语言,侧重于师生间、同伴间的信息交流与补充。故本题选C。

 

  • 1
  •  
  • 2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