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教师资格备考重点之教学评价方法

2019-05-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教师资格证交流群:705229558全国教师资格证交流群|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洪老师:15336536002

全国教资招考公告全国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教学评价

(一)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有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

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防止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

(2)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

(3)计划性原则:教学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进行,避免评价太多或过于集中,使学生和教师负担过重。

(4)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应在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不断前进。

(二)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安置性评价

安置性评价是在教学开始前,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亦指一个新生初到学校新环境,要安置在适当班级中接受教学,分班考试。

(2)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3)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4)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2.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相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具体作法:以常模为参照点,把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与常模相比较,根据学生在该班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确定他的学习成绩在该班中是属于“优”“中”还是“差”。

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2)绝对性评价

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具体作法: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

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它关心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能做什么或没掌握什么、不能做什么,宜用于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

(3)个体内差异评价

这种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3.根据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1)外部评价

外部评价是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看得见的、众所周知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2)内部评价

内部评价也就是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