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导入是指教师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爱听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情境引出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例如: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那里是猴子的天下。这一天,猴王让小猴分桃子,它首先让小猴把6只桃子分给3只小猴,小猴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缓了口气,说;“那好吧,给你60只桃子,分给30只小猴,去吧!”小猴想得寸进尺,搔搔头皮,用试探的口吻对猴王说:“大王,再多给点行吧?”猴王一拍桌子,显出慷慨大方的样子,大声说:“给你600只桃子,分给300只小猴,这下你总该满足了吧了?”小猴一听给了它这么多桃子,乐得合不拢嘴。这时,猴王也笑了。猴王为什么笑呢?每只猴子是否多分到了桃子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商不变性质,学完之后,大家就知道猴子是否多分到了桃子。
优点:采用故事导入时,教师要注意导入的效果不仅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有关,还与讲故事的方式有关。
实验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实验导入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
例如:上课伊始,教师拿一把梳子,走到同学中间,轻轻地给一个长发女生梳头发,“咱们班某同学的头发很漂亮,老师给她梳梳头发。”梳几下之后,教师把梳子拿起,离女同学头发不远处,发丝飘起,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什么了?”同学们回答:“她的头发飞起来了”。教师随即问到:“为什么她的头发会飞起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摩擦起电》。”
优点:在实验导入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变教具为学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