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数学课程总目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试举例说明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兼顾?
【参考答案】《课程标准》中对于总目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如在进行“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四边形、三角形等直线图形的复习,进而引出圆形物体的应用和认识,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同本节课的学习相结合,既体现了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也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巨大价值;通过让学生“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在操作、交流中感受数形结合、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的魅力;通过自主学习圆的概念、合作探究圆的特征等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提升运用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得出数学结论的能力。
五、在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在教学从以下方面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
1.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索数学符号的积极性;
2.开展与学生已有知识体验相结合的课堂活动,唤醒生活经验;
3.注重合作探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符号的意义;
4.设计多样化拓展练习,引导学生利用符号来解决问题;
5.加强学习评价的运用,利用评价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和求知热情。
六、“综合与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有何重要地位,在教学实际中如何突出其重要性?
【参考答案】“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