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作者是西汉的杨雄。全书将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共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
17.中国语源学的第一部书是刘熙写的《释名》,《释名》试图找出每个汉字最初命名的原因。
18.中国的方言一般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南方言等七大方言。
19.汉字由繁变简的四个主要途径:“代”“换”“省”“承”。
20.汉语的书面形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资格。
21.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2.中国的共同语,在中国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三种称说,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23.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它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24.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为推广普通话提供了法律依据。
25.普通话有辅音22个,其中n既能作声母又能作韵母,ng则只能作韵母,不能作声母。
26、普通话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
27.音节是听觉中最容易分辩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一般说来,汉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如“飘piāo”是一个音节,“皮袄pi'āo”是两个音节。
28.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最少一个。如zhuāng(庄);ā(阿)。
29.从韵头情况看,韵母可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类,通常合称四呼。
30.“他喜欢唱歌?”这句话,音调逐渐上升。“他喜欢唱歌。”这句话,语调逐渐下降。句子里这种用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叫做语调,也叫做句调。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