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19-02-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教师资格证交流群:705229558全国教师资格证交流群|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洪老师:15336536002

全国教资招考公告全国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一)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感到乏味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内心鼓励自己:“这个地方我没有学懂,再努力一把试试,学会了一定很有趣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教学方法,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这样,激发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学习内容就更容易为学生所掌握。

(二)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引起的。因此,教师除了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外,更要注意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特点优势。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地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景。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问题要小而具体,问题要新且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要富有启发性。

(四)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学生在学得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稳定兴趣之后,就会不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而是很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向课外。在课外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必要时给以指导,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困难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在第一课堂中,教师通过系统地讲授,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关于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在第二课堂中,使学生能及时接触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广泛地学习与实践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五)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化枯燥为有趣。各科知识既有生动有趣的内容,也有平淡无奇、稍显枯燥但却必不可少的内容与练习,这些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使学生感到有趣,教师就应注重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有趣的内容与枯燥的内容交叉出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逐步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有趣顺利地过渡到乐趣以及志趣阶段。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