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教师资格证交流群:705229558|微信公众号:展鸿教师|洪老师:15336536002
全国教资招考公告|全国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一)探究——研讨教学法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兰本达在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之后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
(二)纲要图式教学法
是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所谓纲要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学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工具。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三)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又称启发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也叫格奥尔基·洛扎诺夫)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创的,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
洛扎诺夫给暗示教学法下的定义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
(四)非指导教学法
非指导教学是由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的重要教学方法。
传统指导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和技能,采取比较固定的步骤;而非指导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五)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力、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具有较多的活动自由,由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适宜于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它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倡导的。
发现教学法在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一,乐观的儿童观。布鲁纳认为,儿童的智力与科学家之间的智力差异并不是实质性的,只能说儿童经验少,理论层次低,智力发展程度与科学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无“质”的不同。因此,他乐观地假设,“任何学科都能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第二,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由外来的奖励、惩罚、竞争等因素引起,通常受学生的父母或教师控制,它持续时间短,只起临时作用;内部动机由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和学习活动的成败因素引起,它比较稳定而持久,且比较强烈。布鲁纳主张,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来降低外部动机对学习的干扰程度。
第三,教材内容的安排遵循“程序”原则。发现教学法要求把教材内容加以修整,按顺序排列,以适合于学生现有表象模式的形式呈现出来,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理解知识结构。
第四,重视强化的作用。布鲁纳认为,必须经常检查教学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进行纠正,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不断强化巩固。因此,强化的核心是为学生提供矫正性知识。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