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我国现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2019-0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当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当代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目的虽然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都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第二,教育对象更为普及,许多地方的义务教育得到全面实施;

第三,教育实验涉及的方面更广泛;

第四,学科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

第五,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制度逐渐规范化。

(一)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的小学教育历程

1.建国初期,小学教育逐渐建立起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教育工作也步入正规化发展。

2.1951年,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3.1954年,教育部又提出以社会主义、马列主义思想来教育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改变了以前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

4.1956年后,党开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模式。

(二)改革开放后的小学教育

1.1980年,《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80年代全国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

2.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邓小平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确定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3.1986年4月12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于当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正式施行九年义务教育。

4.1992年通过《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5.2001年全国进行了自上而下、影响甚大的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为小学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这一阶段,全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又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