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一、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方言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根据性质,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变体。现代汉语有七大主要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
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方言与普通话是同一种民族语,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外的语言。汉语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地域分支,它不是同普通话并列的独立语言,而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高级形式,是一种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普通话在我国的这种地位是有法律保障的。而方言则是现代汉语的低级形式。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
现代汉语的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现代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1)没有复辅音。
在一个音节内,无论开头或是结尾,都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因此,汉语音节中,声在前,韵在后,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及结尾出现,音节界限分明,结构形式比较整齐,有别于英、俄等语言两个乃至多个辅音相连的现象。
(2)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共同语中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从汉语音节组合的情况看,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一个音节可以只由一个单元音或者一个复元音构成,同时,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也比较多,从辅音和元音的构成比例看,元音占优势,因元音是乐音,所以汉语语音中,乐音成分比例大,韵多而声少,听起来响亮悦耳。
(3)有声调。
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是汉语音节不可缺少的成分。
2.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由于汉语的单音语素多,因此,单音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它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现代汉语构词方法非常灵活多样,语素的数量也很多,词源雄厚,所以现代汉语词汇非常丰富。
(3)双音节词占优势。
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双音节化,过去的单音节词有的被双音节代替。
3.语法方面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如汉语里的“她爱我”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我”,不管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词形都不变化;动词“爱”,不管作主语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有相应的形态变化。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句子和短语有不同的构造,它们的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现代汉语的量词十分丰富,计数时数词后面一般要用一个量词,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如“一条绳子、一张桌子、一道彩虹”等。语气词也十分发达,能使句子表达的各种语气色彩形式化。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如“你走啊!(感叹)”;“你走吧。(祈使)”;“你走了。(陈述)”。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