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谈话教学模式

2018-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教师资格证交流群:698437500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群|微信公众号:展鸿教师|官老师:18969902976

全国教师招考公告全国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谈话活动的教学模式——三环节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遵循总目标、指南、阶段目标)

(1)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

(2)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

(3)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2.程序和策略

环节一:创设情境。

设计和组织谈话活动的第一步是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教师在谈话活动的开端,通过一定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对话题有关经验的联想,帮助幼儿打开语言表达编码的思路,做好谈话的准备。这是谈话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谈话情境的创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以实物创设的情境,即教师利用活动角布置、墙饰、桌面玩具、实物摆设,甚至于一张图片,向幼儿提供与谈话主题有关的可视形象,启迪幼儿谈话兴趣与思路;第二种方式是用语言创设情境,即教师通过自己讲一段话、提一些问题来唤起幼儿的记忆,调动他们的经验,以便进入谈话。第一种方式适用于难度较大的话题,第二种方式适用于幼儿已经具备比较丰富的经验的话题或幼儿新近关注较多的话题。

情境是谈话话题的“助手”,应以达到引导谈话话题的目的为基本标准来衡量情境创设的量与度。

环节二: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在幼儿就谈话话题开始谈话之后,教师接下来要向幼儿提供围绕话题自由交谈的机会。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调动幼儿个人对有关谈话中心话题的知识储备,运用已有的谈话经验交流个人见解。

设计和组织这一环节时应做到:不做示范,不给幼儿提示,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以三三两两自由结合的小组或一对一的小组形式,让每个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在自由交流过程中,可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以调动幼儿的兴趣,增进他们说话的积极性。

在这个活动阶段,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是观察了解幼儿的谈话情况并视情况参与谈话。

环节三:拓展谈话范围。

经过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的活动阶段之后,教师要集中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在此阶段教师通过逐层深入的谈话,向幼儿展示并帮助他们学习运用新的谈话经验,使幼儿谈话水平进一步提高。

所谓新的谈话经验,是谈话活动目标在谈话活动中的具体化,是幼儿要学习的谈话思路和谈话范围的总和。向幼儿提供的新的语言经验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年龄班幼儿的谈话水平应在幼儿原有谈话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他们的经验范畴;二是每个谈话设计的新语言经验尽可能有所侧重。这次谈话活动可重点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中心话题谈话,下次可能是重点学习围绕中心话题深入拓展小话题,在之后的谈话活动中还可能学习幼儿自己提出话题谈话,等等。另外,教师在此阶段向幼儿展示的新的谈话经验,不是用示范、指示的方法说给幼儿听,而是通过深入拓展的话题范围将这种经验逐步传递给幼儿。教师用提问、平行谈话的方法,将新的谈话经验引入,让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沿着新的思路去说,潜移默化地应用新的谈话经验,最终学会这种新的谈话经验。

3.教学范例及评析

案例:我要吃的水果(小班)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习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不随便插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引导幼儿围绕“水果”这一话题交谈,能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爱吃的水果名称、形状及味道。

3.鼓励幼儿与同伴个别交谈,并愿意参与集体谈话活动;在集体面前谈话时,要求幼儿讲话声音响亮。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个自己爱吃的水果,用塑料袋装好,上课前放在幼儿椅子下面。

2.另买几个水果,切成块状,上面插上牙签,用盘子装好。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请幼儿品尝切好的水果,每人一小块,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问幼儿:“水果好吃吗?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幼儿回答后,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水果拿在手上。

2.引导幼儿围绕“水果”的话题自由交谈。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你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味道?幼儿手拿水果与旁边的小朋友自由交谈。

  • 1
  •  
  • 2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