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专题资料2

2018-10-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教师资格证交流群:698437500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群|微信公众号:展鸿教师|官老师:18969902976

全国教师招考公告全国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说强调儿童的行为因素是由环境的刺激引起的,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强调行为,反对以那些不可捉摸的内部过程(如心理状态、意志)作为研究对象,所以该学说又称为环境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新行为主义斯金钠等的观点也归入该理论。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学习学说,本质上就是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联系。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测反应,已知反应能推断出刺激,这就是“刺激(S)——反应(R)”理论。这一理论最突出的观点是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他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条件反射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不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总之,学习本质上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设人之一,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所谓正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所谓负强化,是由于几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在实际的教育中,常常运用多种强化的方式。

他还认为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成人一旦注意到儿童的某一行为,并对他们的行为加以表扬或批评,都是对这一行为的强化。所以成人对于儿童的不良行为,可以不予理睬,采取“冷处理”,儿童的这些不良行为得不到强化就会消退。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