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条条框框多,层次繁复,死记硬背,费时费力,且未必见效。因此,我们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就一些容易错用、混用的标点,采用变换语境、比较差异的方法,将相同的词或短语置于不同的语境,发现它在语意、语气和结构层次等方面的变化,明辨其标点使用上的差异。这样,既能纲举目张、化繁为简,又能解疑释惑、突破难点,可谓事半功倍。
(一)巧换语境,比较数字表意的差异性
给定数字:一二
变换语境:①她读小学一二年级时就开始看中国古典名著了。
②上个星期六上午,光明小学一、二年级的同学参观了本市的生态工业园。
比较分析:①句中的“一二”表示不能确定在哪个年级,是不定数,因而不能用顿号隔开。②句中的“一”和“二”表示确定的两个年级,二者是并列关系,所以应用顿号隔开。
(二)巧换语境,比较句子语气的差异性
给定短语:《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 主要内容是什么
变换语境:①他不知道《百年孤独》 的作者是谁, 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李老师问他:“《百 年孤独》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李老师问他,《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主要 内容是什么。
比较分析:①句中的“《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作“不知道”的宾语,结构上没有独立性,因而全句只是一个陈述句,没有疑问语气,因此不能用问号。②句由冒号可知,开头的“李老师问他”是提示语,“《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是两个结构独立的疑问句,所以应该用问号。③句是双宾句,“他”是“问”的对象,“《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是“问”的内容,结构上没有独立性,因此也不能用问号。
(三)巧换语境,比较语法功能和差异性
给定短语:个子高 眉毛粗 眼睛大
变换语境:①前面走来一个人,他个子高,眉毛粗,眼睛大。
②前面走来一个个子高、眉毛粗、眼睛大的人。
比较分析:①句中的“个子高”“眉毛粗”“眼睛大”作“他”的谓语,与它构成三套主谓关系,成为三个独立的分句。因此,要用逗号隔开。②句中的“个子高”“眉毛粗”“眼睛大”是三个并列的定语,共同修饰中心语“人”。所以,要用顿号隔开。
(四)巧换语境,比较引用独立的差异性
给定引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变换语境:①王之涣有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还要加倍努力,恰如王之涣所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③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比较分析:①句由冒号可知,“王之涣有诗云”是提示语,两句诗是独立引用,所以句号要放在后引号之内。②③句中的两句诗在句中作定语“王之涣所说的”“王之涣的”的中心语,结构上没有独立性,所以句号应置于后引号之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