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幼儿动作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2018-09-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教师资格证交流群:705229558|微信公众号:展鸿教师|陈老师:18966160632

全国教师招考公告全国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一、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头部动作的发展

头部动作是幼儿较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动作。头部动作的发展顺序,大体是这样的:出生时,仰卧时头会左右转动,俯卧时会抬头片刻。这时如果不用手接着他的头,头就会下垂。1个月,头仍不能竖直,俯卧时能抬起下巴。2个月,抱着时头能竖直,但还是摇摆不稳。3个月,头能竖直而且平稳。4个月,头能平稳竖直;俯卧时能抬头,抱着时头能保持平稳。7个月,仰卧时能抬头。

(二)幼儿躯体动作的发展

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2个月,能挺胸。3个月,能从侧卧翻到仰卧。4个月,能扶着坐。5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侧卧。6个月,会坐在有扶栏的椅子上;坐着时身体前倾,会用手支撑身体。7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俯卧;能不靠成人或其他东西的扶持独自坐一会儿。10个月,能毫不费力地从躺首坐起。12个月,站着时能自己坐下。

(三)幼儿行走动作的发展

幼儿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7个月,试着爬行,主要依靠膝盖和大腿的移动。8个月,匍匐爬行,腹部贴地,用腹部手臂带动身体和两腿前进;扶着能站立。10个月,用手和膝盖爬行,身体不着地,手臂和腿交替移动;能扶着东西自己站起。12个月,能扶着行走。14个月,能独自站立。15个月,能独自行走。18个月,跑步不稳,容易摔倒。2岁,行走自如,能大步稳跑,会踢皮球,能自己上楼下楼。2.5岁,能双脚跳,会用单脚站立片刻(2秒钟左右),能踮着脚,用脚尖走几步,能从椅子上跳下。3岁,能单脚站立;会踮着脚走,跑步稳当,会骑三轮脚踏车。

(四)幼儿抓握动作的发展

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抓握动作的发展,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因此,婴儿出生后6个月,抓握动作才开始发展。3个月以前的婴儿,手基本上是捏成拳头,手脚一起乱伸乱动。4~5个月的婴儿,虽然会伸手抓身旁的东西,但往往是整个手拿一把抓,拿不住;这种手的动作带有很大程度的不随意性,手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6个月,捏物体时还是一把抓,不会使用拇指,能够把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手眼协调,看到物体后能用手抓住它。8个月,抓握物体时能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指头分开,使用拇指抓握住物体。10个月,能协调地配合手眼动作,把一样东西放到另一样东西上。18个月,能将2~3件东西搭叠起来,能推拉玩具,会同时使用四个手指和拇指,抓握动作得到充分发展。2岁,能用手一页一页地翻书。2.5岁,手与手指的动作相当协调,手指活动自如,会用手指拿筷子、拿笔。3岁,能用手拿笔画圆圈,会自已往杯子里倒水,能自己解开和扣上钮扣。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幼儿身体的动作和手的动作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每个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其规律是:

(一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幼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比如,满月前幼儿受到痛刺激后,边哭喊边全身乱动,以后,幼儿的动作逐渐分化,向着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幼儿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首尾规律”。

(三)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幼儿较早出现的是头的动作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近远规律”,即靠近头部和躯体的部分先发展,然后是远离身体中心部位动作的发展。

(四)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从四肢动作看,先是学会臂和腿的动作,即活动幅度较大的所谓“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以称为“大小规律”。

(五)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幼儿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支配,动作发展的规律也服从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