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史·杨时传》)
释义: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
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
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
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后汉书·马援传》)
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宋史·太祖本纪》)
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左思传》)
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史记·淮阴侯列传》)
释义: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