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公务员
  • >
  • 判断推理之做逻辑题应当有“逻辑精神”

判断推理之做逻辑题应当有“逻辑精神”

2018-07-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判断推理历来是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中非常重要的模块,但是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很多考生在做判断推理题时会由于缺少逻辑思维而失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逻辑精神,这对考生在做题时怎么用逻辑的思维思考问题很有帮助。

第一,逻辑具有严谨性,做题时不要轻易外加自己的主观判断。

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些男生很帅,按照生活中的理解,就是我们班只是有些男生很帅,但是在逻辑中有特定的含义,也就是只要有就行:少指一个,多指全部。这就是逻辑与生活的不同。那通过有些男生很帅是否能够推出来有些男生不帅呢?是不能的。因为有些有时候也指全部。这就有两种情况:有一部分男生帅;都帅。所以根据逻辑的严谨性,我们不能推出有部分男生不帅。所以做题时一定不要轻易加上自己的主观判断。这是逻辑的第一个基本属性。

第二,逻辑具有形式性,做题时不要轻易外加现实的客观。

同样用一个例子来说:所有会跑的都是猪,蚂蚁会跑,蚂蚁是猪。这样的结论对不对呢? 我们根据现实,发现蚂蚁其实不是猪。这样的结论其实跟我们现实不一样。但是这样的题目中,我们由这样的前提必然能得到这样的结论,这就是形式性,不用在乎题干的内容是什么,只关注逻辑的形式,即使我们的前提不符合客观知识,结论也不符合客观知识,但是只要由这个前提能得出这个结论,它就是正确的。我们在做逻辑题时,尤其要注意,对形式的关注要大于对内容的关注,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受到不同内容的干扰,才能提炼出题目的共性,才可以真正理性地做题,提高做题的速度。

第三,逻辑具有非专业性,我们做题时不能够外加其他逻辑学的非专业性的知识。

比如这个命题:所有的兔子是肉食动物。

这个命题对吗?按照我们的生活常识,它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在做逻辑判断的时候,却并不是这样,命题的正确与否只取决于题干的已知,不取决于生活中对某种知识的把握。如果题干说兔子是肉食动物,就是通过题干去推出结论,不该外加非逻辑学的其他知识,只要通过题干已知的前提去推理就可以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非专业性。

其实,无论是我们的严谨性、形式性,还是非专业性,它就是一个客观的东西,所以就要求我们有一个的理性的思维。逻辑有客观理性的要求,这跟公务员的工作要求以及他的身份是契合的,因此,在几乎所有的公职类的考试中都会考逻辑判断。只有我们掌握这种理性的思维,学好逻辑精神,做逻辑题才会势如破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免费直播预约观看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