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推荐
当前位置:

申论阅读:让乡村博物馆建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2024-06-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文博热”席卷神州大地,在广袤的乡间,一座座满载乡土气息、充满乡村特色的乡村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成为一道别样的人文景观。

解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建设乡村博物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路径。2022年3月,文旅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为乡村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浙江、吉林、山东等地均纷纷培育建成了一批类型多元的乡村博物馆,既有以乡村记忆、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为底色的,也有以非遗技艺、科普教育、书画艺术为主体的,不一而足,实现了文化场馆建设从城市到乡村的延伸和乡村文化的多元发展。

作为留住“乡愁记忆”、传承乡村历史文脉的载体,乡村博物馆在保护在地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然而,由于乡村博物馆是新生事物,在推进建设中还不够平衡、有序,显露出主题不清、同质化严重、运营能力弱、融合度低等“生长”阵痛。因此,乡村博物馆植根于乡村,与其他的乡村文化设施一样,务必吸取一些乡村文化场馆“热闹开、冷清守、无声关”的经验教训,在“建、管、用、育”上做好文章,将之打造成为有特色、有乡愁、有故事的高品质文化场所。

注重“乡土味”,传承乡村文脉。乡村博物馆作为乡村中的公共文化设施,连接乡村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共同记忆,形成乡村的文化共同体。乡村博物馆应因地制宜,突出博物馆的体验功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展陈无需千篇一律,也不用追求高大上,让民间工艺、器物、建筑等领域遗存的老物件在乡村博物馆中“变废为宝”,把曾经散落在田间地头、农户乡舍的乡土文化变得具象化,让村民看得懂、有触动,让乡愁有“物”可载、有“根”可寻,真正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博物馆。

强化“生命力”,实现长效运营。博物馆建起来了还要活下去,运营管理所需的人力财力不足,往往是摆在很多乡村博物馆面前的现实问题。乡村博物馆要想实现长久、良性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建立健全乡村博物馆长效运行机制,包括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博物馆自筹、专项资金运作等,让乡村博物馆有多渠道、来源稳定的经费。因此,在办馆时应当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文化保护实践,并依托展陈藏品的内容和品质,积极培育文创、特产、研学等“乡村博物馆+”新业态。

增添“带动力”,推动产业发展。乡村博物馆具有复合型的功能定位,既是凝聚乡情民心的纽带,又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平台。因此,建设乡村博物馆不仅仅是单纯地汇聚、展示乡土文化,而是要以创新、整合的思维发掘乡土文化,找准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契合点,引入企业打造文化品牌、整合业态布局,探索“文商体旅”深度融合新链条,用特色产业充实乡村博物馆,以乡村博物馆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乡村博物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应互哺,并将其融入村民生活与乡村发展之中,让村民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建好乡村博物馆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期待神州大地上更多的乡村博物馆能建起来、活起来、火起来,成为区域内地标性的乡村文化窗口和文化品牌,以更好地兴旺乡村产业发展,厚植精神共富沃土。(转自网络,侵权删)

来源:浙江在线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