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
当前位置:

行测备考(言语)—如何做好复杂文段的片段阅读

2020-05-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如何做好复杂文段的片段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言语理解中大部分考查的是片段阅读,主旨观点题一直以来都占了“大头”。总的来说,主旨观点题在这几年的考试中,难度比较稳定。较为简单的题目,大家做得比较快,正确率也比较高。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比较长,比较绕,不太容易看懂的题。这类题目就让大家很头疼。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种“复杂文段”要如何“多划分”。

其实在复杂文段中,我们会首先考虑用主题词去筛选答案。文段长,难把握,如果能抓到话题中心,就有些“提纲挈领”的意思了,有时甚至能直接选出选项。当然,这要看出题人在设置选项的时候是否“仁慈”。

如果要更细微地去理解,就需要我们注意分析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了,这几句是在讲什么,后几句又在讲什么,重点到底是哪里?这都是我们要去思考的。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一段话,带着前面的问题思考一下,它究竟想说什么。

是否构成抄袭,要结合主观动机和客观结果两方面来判断:主观上是有意还是无意,有没有欺诈的成分;客观上自己是否从中获利,是否对原作者造成伤害。当人们依据这一标准再度审视古往今来那些有着抄袭倾向的“借鉴”时,怎样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谴责,渐渐明朗。比如文学创作领域,早在17世纪,莎士比亚就曾经身陷“抄袭门”,其作品中的很多句子均与前人作品雷同。绝大多数的人默许了莎翁的“抄袭”,甚至坚定不移地将其奉为文坛巨匠,这是因为在他所处的时代,这样的借鉴有利于传播知识、惠及大众,而对原作者不构成实质性的伤害或者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整个文段都是在讲和“抄袭”相关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句话作者给了一个标准,告诉我们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抄袭”。接下去说用这个标准“再度审视”以前的“有着抄袭倾向的借鉴”的时候,就会渐渐明白“怎样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谴责”。具体是怎样的行为呢?还不知道。再往后,出现了“比如”,那就是举例子了,想告诉我们具体是什么行为要受到谴责。例子这部分说的是莎士比亚似乎也有抄袭,但大家对他的态度是是默许是推崇而不是谴责。为什么呢?在倒数第二行这里“这是因为”的“这”字指代的就是前文人们的态度,给我们分析了原因是——在他那个时代,他的行为一有利于世界,二无害于原作者。大家想想,这里莎士比亚的例子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行为会被谴责吗?不是的,是告诉我们怎样的行为不会被谴责。所以这部分内容是个反面论证,那么,要得出作者的观点我们就需要反向的推一下——不利于世界的、有害于原作者的行为,是会被谴责的。此时我们就归纳出了作者的观点,再去选择选项就可以了。

复杂文段多注意划分层次,分析句意就可以了,平时多练习,熟能生巧。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